(开幕式)
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通过在线形式参与到本次学术大会及开幕式,贵州省肿瘤医院卢冰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小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张红志教授,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李光明教授、四川省抗癌协会张文彬教授参加本次大会开幕式,于金明院士、张志愿院士、宋尔卫院士、郎锦义教授、林桐榆教授、田捷教授以及欧美地区在线交流的Nancy Lee教授、张玉蛟教授、廖仲星教授、Jack Yang教授、CIRO ISIDORO教授等在线参与到大会开幕式。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秘书长李光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秘书长李光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首先,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副理事长、贵州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卢冰教授致辞,他代表主办方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大家对“第四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在线学术会议的支持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副理事长、贵州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卢冰教授致辞)
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会主席郎锦义教授通过在线形式致欢迎辞,郎锦义教授致辞中感谢大家能够在疫情期间来到线上支持论坛的召开,共同见证第四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的盛况,共同分享近年来我省肿瘤治疗的进步与发展。郎锦义教授代表四川省抗癌协会、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对一直以来默默耕耘和奉献的肿瘤学同道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祝愿第四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我国的肿瘤治疗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会主席郎锦义教授在线致辞)
开幕式后,大会主会场学术报告精彩在线呈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教授带来《放射免疫新实践》专题报告,于院士在报告中带来了免疫治疗的十大挑战,放射免疫联合的时机、最优化放疗剂量分割等放射免疫实践中的困惑及挑战进行细致的解读。对免疫治疗时代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放射免疫结合,实现放疗+免疫“1+1>2”的目标进行了梳理。
(于金明教授作报告)
(宋尔卫院士作报告)
紧接着,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宋尔卫院士带来了关于《乳腺癌转化研究进展》的前沿学术报道,宋院士就ER+乳腺癌、三阴乳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耐药机制研究,乳腺癌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作用分子通路,肿瘤微环境、转移机制及液态活检等乳腺癌研究的热点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更新及总结。
(郎锦义教授作报告)
大会主席郎锦义教授带来《百年放疗之新局与变局:迭代与破圈》专题报告,郎锦义教授结合自己从事肿瘤放射治疗近40年的经历,指出百年放疗发展的“初心”——是用射线杀灭肿瘤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放射治疗的发展从二维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从过去的泛瘤种治疗到今天的亚专业学科专用放疗平台,种种迭代更新都让放射治疗走向更加精准,更加有效。肿瘤放疗的未来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医工结合,实现肿瘤放射治疗向智能化、泛组学、集成化的精准治疗时代。
(林桐榆教授作报告)
大会主席林桐榆教授带来《肿瘤免疫调节点抑制剂联合应用:探索与突破》,林教授结合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及临床用药的经验体会,指出免疫治疗的特殊性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患者、如何确定使用剂量,治疗疗程及治疗过程中怎样进行评估、用药调整。免疫治疗的突破口在于筛选出免疫治疗有效性指标、寻找最优化的免疫联合用药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要兼顾成本效应、肿瘤疗效与毒性管理,权衡维持生活质量与延长短期生存之间的利弊,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中体现个人价值。
学术报告第一环节最后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晖教授带来《Urt-Linac 506c直线加速器装机验收》的专题报告。刘教授指出Urt-Linac 506c直线加速器是全球首创的一体化CT-linac直线加速器的装机验证过程,分享了该加速器的性能特点和在智能放疗、运动控制及“快速”旋转调强放疗的技术优势。四川省肿瘤医院冯梅教授、王朝晖教授、李卉教授主持了本环节学术报告。
(刘晖教授作报告)
(四川省肿瘤医院冯梅教授、李卉教授、王朝晖教授主持第一节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的第二环节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李涛教授、李强教授和卢漫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由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Nancy Lee教授通过线上带来了《Proton therapy past present future》(质子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报告,Nancy Lee在报告中分享了质子治疗的物理生物优势,在儿童肿瘤、复发头颈及其他部位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数据,指出质子治疗给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Nancy Lee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王小虎教授带来了《国产重离子加速器研发应用进展》的学术报告,王教授分析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国产加速器研发过程的成果和经验,并重点介绍了国产重离子加速器近年来开展的临床研究及结果。
(王小虎教授作报告)
贵州省肿瘤医院的卢冰教授带来了《免疫治疗时代IV期非小细胞放疗》专题报告,指出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背景下如何最优化发挥放射治疗的价值,并重点分析了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免疫结合、放疗远隔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实践探索。
(卢冰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的田捷教授带来《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大数据的影像组学及其临床应用》,就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利用好以海量影像组学数据解决临床问题,怎样进行最优化的图像分割和识别,以及进行有效的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后续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识别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田捷教授作报告)
(四川省肿瘤医院李涛教授、李强教授、卢漫教授主持第二节学术交流)
在为期3天的日程中,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21个分会场,围绕肿瘤放疗、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科肿瘤诊断、临床基因组等重大专题作前沿学术交流,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讨论、论文交流、专家点评等多种学术交流形式探讨肿瘤治疗的未来方向,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展示我省肿瘤学事业的蓬勃生机和前进方向。
四川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电话:028-8542011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长寿南路37号
邮箱:sckaxh_bgs@163.com
邮编:610041
官方微信公众号